本报讯 记者洪泉 发自广西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治理“餐桌污染”现场会。会议主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传达学习全国治理“餐桌污染”现场会精神,交流食品安全监管创新经验,启动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活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食品安全工作水平。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食安委主任黄道伟出席会议并对全区“餐桌污染”治理工作提出要求。
会议指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关系到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新常态下广西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关系到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稳定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在学习借鉴福建等省(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从体制机制、法规标准、技术支持、社会共治等方面强化保障措施,提升治理能力,落实监管责任,深入开展广西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推进治理“餐桌污染”,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会议强调,当前的头等大事是要尽快完成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要严格按照自治区的规定,落实县(城区)级、乡镇(街道)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人员编制。要实现过程监管全覆盖,严防问题食品流入市场、进入餐桌。要坚持综合执法,强化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以及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领域的监管。要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制度,确保依法监管。要建设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设备装备配备,解决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薄弱的问题。要尽快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健全监管机构,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农产品生产规范和标准,从源头上治理食品安全问题。
此外,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一要明确创建目标,制定工作方案。围绕确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这个根本目标,科学设定创建活动考评指标体系,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二要把握考评原则,注重创建成效。坚持“群众满意”和“不搞形象工程”的原则,突出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排查风险隐患,探索形成食品安全监管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举措,让全社会切实感受到食品安全状况的好转。三要抓好创建试点,发挥示范作用。以改善饮食环境、保障食品安全、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为核心,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促进社会协同共治。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节日市场和旅游景区的食品安全监管,组织开展好各类专项行动,切实保障“两节”期间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