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监管前沿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广东专项整治建筑工地食堂安全
云南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
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多举措引导市民文明就餐
无锡市锡山区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焦作市严打食品流通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作废声明
遂宁船山区市场监管局赴成都双流区参观学习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5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食安战略 保障“舌尖安全”
无锡市锡山区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黄亚洲 本报记者李黎 发自江苏

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食品安全战略”布局和“四个最严”总体要求,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强化风险防控、深化过程管理、推进社会共治,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水平显著提升,食品安全满意度不断提高,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抓责任 强基础

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坚实

落实党政同责。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全年召开了两次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推进会,同时区委主要领导带队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围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工作方案,工作任务层层落实,有力形成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查,政府分管领导具体部署的良好格局。

建强基层网格。持续深化基层食安办规范化建设,开展了2018年度优秀协管员的评选活动,下发2019年协管员工作台账,全面落实镇(街道)在食品安全统筹协调、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协助执法和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发挥基层“防火墙”作用。

优化考评方式。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分工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区政府和各镇(街道)签订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强化属地责任,与11家食安委主要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进一步强化监管责任。坚持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区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在绩效考核中所占权重达3%,同时制定2019年度镇(街道)食品安全考核细则,实现考核指标可量化,考核方法接地气,考核内容因地制宜。

抓重点 攻难点

风险防控体系更加强化

推进重点主体的隐患排查。区委、区政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覆盖31个行业和领域,通过实施地毯式、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治,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领域、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区教育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学校专项检查,明确校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并将食品安全责任列入《学校安全责任书》,目前83家学校实施“五常法”先进管理模式。区市场监管局对农贸市场内熟食卤菜、豆制品等产品的进货来源开展排查,严厉打击无索证索票、来源不规范等行为。专项行动共出动检查人员6818人次,检查主体3188家次,排查风险隐患766条,隐患整改率100%。

推进“四检联动”的风险防控。实施农贸市场自检、区级快检、监督抽检和评价性检验“四检联动”,进一步保障群众饮食安全。农贸市场完成蔬菜农残快检23万批次,较去年增加10%,下架销毁不合格蔬菜150公斤。区食安办统一部署全区抽检计划,在市级4.1批次/千人的基础上自我加量,实现5.99批次/千人,全市排名第三。重点对火锅店、麻辣烫店、面店、粥店等进行罂粟壳快检300批次。监督抽检通过舆情监测,筛选辣条、猪肉、土鸡蛋、盒饭等8类特定产品开展靶向抽检200批次,抽检项目以风险为导向精准定位。开展餐饮环节网红食品专项抽检,对美团、大众点评等第三方平台中在本辖区内的高评分店铺和售卖率位居前列的店铺部署专项抽检70批次。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单位,主动防范、及时介入、高效执法,将抽检工作与日常监管融为一体。部署全区评价性抽检400批次,通过科学研判,将地产种养企业、地方特色产品生产企业、大型商业综合体、大型酒店、人口聚集区农贸市场等纳入抽检范围。按照主体数量合理分配抽检批次,并随机抽选中小单位进行科学匹配,增加检测土壤、水产品暂养水等内容。全年累计完成抽检4267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8.75%。

推进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区市场监管局联合锡山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城管局、区商务局、区文旅局、区卫健委共同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的通知》,召开联合整治会议,形成执法合力,维护消费者权益。区市场监管局和锡山公安分局联合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联动协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行刑衔接。针对“保健”市场暴露出的虚假宣传、违法广告、消费欺诈、制假售假等一系列问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联合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24人次,检查人口密集场所36个,检查保健类店铺255家。查处虚假宣传、销售过期保健食品等案件5起,罚没款金额76.12万元。查处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那非类药品案件5起,全部移送锡山公安分局。

抓源头 控终端

全程管控体系更加深化

深化种养环节源头管控。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展了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与质量大清查工作,投入专项资金3万元,检查库点9个、仓位54个,发现粮食安全问题隐患9个,全部整改到位。开展夏季散装油、政策性成品油、“地沟油”和个体粮油经营店等专项检查,下发整改通知书1份,下发行政指导书2份,查处销售过期食用油案件1起。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工作,重点解决蔬菜、禽蛋、猪肉、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药、兽药添加禁用成分等方面问题,检查蔬菜企业(大户)、禽蛋养殖企业、屠宰企业、水产品养殖企业、农药经营企业 303家次,发现问题30个,下发整改意见30份。开展蔬菜速测8200批次,“瘦肉精”速测1480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深化生产经营过程管控。区市场监管局结合辖区食品安全现状,因地制宜制定了《锡北镇土烧及散装白酒专项整治方案》,集中打击无证生产土烧白酒的小作坊和无证经营散装白酒的违法行为。根据锡北镇茶叶产业特色,重点打击茶叶无证生产、标签虚假、冒充产地等违法行为。查处超范围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案件2起,查处无证从事白酒生产配制案件2起。开展肉制品、乳制品、添加剂等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飞行检查,提出整改意见17条,立案1起。

深化“舌尖消费”入口管控。针对全区小微型餐饮(网络餐饮)和小食杂店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工作。建立了“两库两清单”,邀请了区纪监委、区检察院对随机抽取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共计检查单位464家。对检查对象的证照、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登记信息、环境卫生、设施设备、从业人员健康证明、进货查验和食品标签等方面做了重点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追踪整改到位,涉及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置。大力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年内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的餐饮单位数达1177家。2019年,累计处罚食品类案件144起,罚没款金额534.84万元。

齐参与 惠民生

共治共享体系更加延伸

拓展民生保障新空间。东港镇为满足农村传统饮食文化和食品安全的需要,率先在怀仁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了室内家宴举办场所,将农村集体聚餐场所固定化、规范化、安全保障化,彻底改变了以往的“一片帐篷一排灶,油烟污水四处倒”的旧式面貌。区食安办制定了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备案制度,采用“一宴一册”的方式,一次农村家宴使用一本《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管理手册》进行管理。《管理手册》兼具登记备案、告知承诺、签订协议和现场指导的综合功能,备案记录后由社区统一存档备查。同时,由区财政统一投保,在全市率先完成公民办学校、公办养老机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全覆盖。

搭建政校合作新平台。锡山区携手江南大学成立了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锡山基地,聘请了9名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成立了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并签订了《政校合作协议书》。同时邀请专家在党校授课,区食安委相关成员单位代表120人参加课程。基地和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是构建院校、专家、政府多方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有力举措,融合了研究-理论-实践的全路径。

推动宣传教育新举措。开展以“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区教育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学校专题培训并签订承诺书102份,约谈学校食品安全负责人102人次。区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落实主体责任推进会,120家企业负责人签订落实主体责任承诺书。开展保健食品“五进”科普宣传活动42场次,村(社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站张贴宣传海报500张。区农业农村局统一印发2019年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下发到各镇(街道)、村(社区)和农业企业。

下一步,锡山区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区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的“争一流、创一流”的目标要求,聚焦“双安双创”的中心任务,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执法人员对农贸市场开展排查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