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顾朝晖 柴建飞 记者程家武 发自安徽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举办2023年“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活动期间合肥市还将开展质量品牌故事大赛、庐州质量大讲堂、质量诚信教育、质量品牌知识竞赛等系列宣传,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项目研讨、企业标准化培训等主题活动,并组织专家深入企业进行“质量问诊”,帮助企业改进质量管理方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坚持政策引领。出台《合肥市支持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合肥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等文件,每年安排3亿元经费,推动产业质量发展。推动规上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实现全覆盖,鼓励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发挥“链主”作用,引领整个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协同提升质量。累计投入经费6000余万元,建成16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站、点),为企业提供精准质量帮扶。
坚持发展引领。今年已组织专家320人次,开展质量提升工程、质量流动诊所等活动170次。加快标准、认证等质量体系建设,全市累计主导、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4项、国家标准2065项、行业标准1916项、省地方标准2957项、市地方标准86项、团体标准629项。
坚持品牌引领。大力推进质量品牌建设,优化调整市长质量奖设置,扩大评选覆盖面,连续2年举办市长质量奖评选,严格评选标准与程序,加大奖励力度,32家金银奖组织分别按照100万元、20万元给予“真金白银”奖励。发动300余家组织积极申报各类政府质量奖项,形成235家国家、省、市三级组织培育发展梯队。目前,全市共拥有中国质量奖提名奖9个;安徽省人民政府质量奖13个、安徽省人民政府质量奖提名奖13个;“皖美品牌”单位113家、“食安安徽”品牌单位6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