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高帆 近日,甘肃省静宁县市级“非遗”静宁暖锅曹务老味道农家饭馆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小记者研学团。20余人组成的以就地观察“非遗”美食制作、研学提高学习写作水平的团队小成员,对静宁风味小吃之一的土暖锅制作,观察起来格外“上心”。
该农家饭馆现场制作土暖锅的器具以受热慢、能蓄热、延续温热时间长,且不易糊锅的砂暖锅为主打。选材,选好切块土豆、萝卜片、粉条、白菜、丸子、豆腐、五花肉等半成品食材;装锅,在锅底先放一层耐煮食材,再依次一层接一层分别放入易“煮绵”食材,再留一层专做“锅面子”的食材,沿圆桶(烟道)垒高,点缀上辣椒丝、葱丝等,土暖锅的“雏形”基本定格;浇汤,最后调配好特色汤汁均匀浇进装好的锅里,在圆桶状烟道内放入木炭点火,盖上砂锅盖慢火烧约40分钟,一个地道的曹务老味道土暖锅就成功“出炉”了。
依此程序装出来的暖锅,看起来“土”,但色香味俱全,吃起来令“小记者”们大快朵颐。“小记者”们在看、吃、品、评中,对该馆精心选取的食材及实实在在的做工赞不绝口。
“寻访静宁‘舌尖上的非遗’美食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品味市级非遗美食,感受静宁本地特色烹饪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上好了一堂爱本土、爱生活、促学做结合的兴趣课。”本次活动发起人杨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