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郭一淳 鄢俊琪 陈丹阳 近年来,江西省上饶市以“小饭碗”为切入点,持续深化校园餐管理改革,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监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全力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在华东师范大学上饶实验中学的食堂,学生们正有序地排队就餐。为充分挖掘本地饮食文化特色,满足学生多元口味诉求,该校在菜品研发过程中融合专业营养师的科学建议,开展“一菜多做”,涵盖红烧、白切、扣肉、丸子等多样化菜品,丰富了学生就餐选择。同时,在烹饪环节严格遵循健康饮食标准,保障师生饮食健康。
据了解,上饶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中小学校大宗食材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定点采购,确保了食材原料可靠、源头可溯、责任可究。目前,全市1572所学校已完成集采统购,每月节约资金约170万元。
广信区教育体育局还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城投公司建立三方联合监管机制,加大对米、油等大宗食材原料采购、加工、配送等环节监管。同时,学校食堂积极引入家长陪餐制度,通过定期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生用餐过程,对食堂的食品卫生、菜品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督与评估。
余干县以打造“阳光食堂”为抓手,全面提升校园餐品质。今年,余干县教体局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利用暑假期间对全县100余所学校食堂实施硬件改造升级工程,涵盖厨房设备更新、用餐环境优化、卫生设施完善等多个方面,保障师生饮食安全与营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