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吴雪 发自福建 近日,欧圣实业(福建)有限公司在福建省政和县举办了肉鸡加工厂开机投产仪式,宣布正式投产杀鸡,日宰杀量达10万羽。预计到2015年年宰量可达2000万羽,2016年日宰杀20万羽,年宰杀6000万羽。这是继去年福建圣农发展(浦城)有限公司投产后,圣农发展异地扩张的第二家公司。
据了解,欧圣实业(福建)有限公司是由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OSI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一家中美合资公司,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2013年3月,该公司在政和县境内开工建设年产6000万羽肉鸡产业链及配套项目,包括10个种鸡场、34个肉鸡场、1个饲料厂、1个肉鸡加工厂、1个孵化厂。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4.32亿元人民币。
投产仪式上,政和县县委书记廖俊波介绍了政和县优越的生态环境以及政和县相关部门对欧圣公司建设所做的帮扶工作。据介绍,政和县系白羽肉鸡养殖处女地,与浦城县及圣农总部所在地光泽县同属武夷腹地,地理生态环境与光泽县近似,特别适合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白羽肉鸡养殖,投养以来,成活率高达98.5%。
目前鸡场全部选建在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向阳背风的丘陵山坳中,鸡舍全部为钢架结构,墙体由水泥库板砌成,屋面覆盖钢瓦,密闭性能极好。鸡舍内部配置了从欧美国家引进的先进自动饮水系统、自动喂料系统、自动保温系统、自动通风系统等现代化设施,鸡场四周砌有围墙,对场内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划分,养殖过程处于全封闭控制状态,可有效防控禽流感和各种疾病的传播,确保了肉鸡的生产安全和产品品质。
投产仪式后,记者还实地参观了肉鸡加工厂及饲料厂。“自动打毛、自动清洗、自动掏膛……”在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自动化生产线上,没有“血淋淋”的开肠破肚,每一只肉鸡都是干净整洁地进入下一道工序。
在饲料厂,记者首先看到了四个“大罐”。据介绍,这是用来仓储原料的储存罐,原料进入进料口之后就开始全封闭自动化的生产,除尘、粉碎、混合、制粒、成品称重包装、除尘辅助、压缩空气、液体自动添加、散装等全部采用全自动控制、计算机全屏自动控制监测系统,大大减少了人工参与,不仅节省了成本,同时也可防止交叉感染和过程污染,确保饲料的质量安全。
多年来,圣农采取同行业独一无二的“自繁、自养、自宰”全进全出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所有饲料厂、孵化厂、祖代父母代种鸡场、商品代肉鸡场、宰杀厂均为公司自有,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可追溯每一批乃至每一羽鸡从鸡肉到宰杀、到饲养、到孵化、到种蛋、到饲料整个生产过程,从而确保了鸡肉安全。正是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卓越的产品质量,在近几年“H7N9”、“速成鸡”等行业危机中圣农不仅没有放慢速度,反而逆势而上,进一步加大扩张步伐,渐渐突显出了行业标杆的形象。
在“低潮”和“寒潮”过后,浦城、政和工厂相继投产,圣农也进一步规划了公司目标。据了解,圣农总体目标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肉鸡生产食品加工企业,鸡肉资源实现全球配置,世界排名上升到前三位。未来几年,圣农将立足光泽做强做大总部经济,依托闽北优越的自然和地理环境,充分利用各项有利条件,使肉鸡饲养加工总量达到10亿羽,其中60%做成熟食。
据了解,OSI集团成立于1909年,是一家百龄跨国企业,目前在17个国家拥有50多家分公司,年销售额60亿美元。